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进行性变薄、向前膨隆为特征的致盲性眼病。润城普瑞眼科角膜病专家詹卫群将全方面进行系统阐述。
圆锥角膜的分类有哪些?
圆锥角膜的分类:
(1)前部型圆锥角膜
(2)后部型圆锥角膜 又分有效型和局限型两种。
圆锥角膜的临床表现:
(1)前部型圆锥角膜
①潜伏期 圆锥角膜在此期很难诊断,如果一眼已确诊为圆锥角膜,另一眼再出现屈光不正时,就应考虑圆锥角膜之可能。
②初期 在这一阶段临床表现以屈光不正为主,此时的屈光不正有效可以用眼镜来矫正。开始可能是近视,逐渐向散光和不规则散光发展。
③完成期 出现典型的圆锥角膜症状,表现为视力下降,一般眼镜已无济于事,只能用接触镜进行矫正。
④变性期 角膜上皮下出现变性,以玻璃样变性为主。角膜圆锥处形成疤痕,由于位于中心,视力锐减,用接触镜已不能矫正。角膜浅层有新生血管长入。
(2)后部型圆锥角膜
后圆锥角膜比较少见,临床上分成二型:第一型是有效型,也称静止型。在整个角膜后表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弯曲度加大,而角膜表面弯曲度,可能与先天异常有关。第二型是局限型,在角膜后表面局限性变薄,前表面有效。这一型较常遇到。
润城普瑞眼科角膜病专家詹卫群说到:圆锥角膜是一种发育性角膜异常,多在青春期逐渐发生视力下降,偶有钝挫伤诱发急性圆锥角膜形成者,晚期一般眼镜不能矫正,无论何种程度的圆锥角膜,药物均不能治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