昆明普瑞眼科医院专家介绍糖尿病是一种影响全身血管系统的疾病,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致盲原因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就是其中一种。
1.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
糖尿病会损伤全身微血管,视网膜微血管是易受累的部位之一。
早期无症状:病变初期(非增殖期)仅表现为视网膜微血管瘤、少量出血或渗出,患者可能有效没有视力下降、眼痛等不适,容易被忽视。
进展后不可逆:若未及时发现,病情会逐渐进展至增殖期,出现视网膜新生血管(脆弱易出血)、玻璃体积血、视网膜脱离等,此时视力损害往往不可逆,甚至致盲。
2. 病程越长,风险越高
糖尿病病程是视网膜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:病程 5 年以上者,风险约 20%-30%;10 年以上者超 50%;20 年以上者可达 90%。
即使血糖控制较好,仍可能发病:高血糖是根本原因,但遗传、高血压、高血脂等因素也会加速病变,部分患者血糖控制达标仍可能出现视网膜病变。
3. 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致盲风险
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果与发现时机密切相关:
早期(非增殖期):通过控制血糖、血压、血脂,或局部激光,可有效延缓进展,保护视力。
中期(黄斑水肿):及时注射抗药物或激素,可减轻水肿,挽救中心视力。
晚期(增殖期):一旦出现玻璃体积血、视网膜脱离,即使手术也难以有效恢复视力,且成本极高。
4. 眼底检查还能发现其他糖尿病性眼病
除视网膜病变外,糖尿病还可能引发白内障、青光眼、眼肌麻痹等,眼底检查(结合眼压、裂隙灯等)可同时筛查这些病变,做到早发现、早处理。
润城普瑞眼科医院专家说:糖尿病的病变累及全身多系统,早期控制血糖、血压、血脂,定期筛查并发症(如眼底检查),可显著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和进展风险。一旦出现相关症状,需及时就医干预。